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地级行政区,是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地位介于直属中央政府的省一级与县一级之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很高的自我管理权利。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截止到年底,中国大陆共有30个自治州。
自治州管辖的行政区域为县级行政区包括县、自治县、县级市。有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的以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如四川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州下辖县、自治县和市。截止到年,中国大陆共有30个自治州。省份
自治州
州府
主体民族
设立年份
吉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吉市
朝鲜族
.9.3
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土家族、苗族
.8.19
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
土家族、苗族
.9.20
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马尔康县
藏族、羌族
.1.1
甘孜藏族自治州
康定市
藏族
.11.24
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市
彝族
.10.1
贵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凯里市
苗族、侗族
.7.23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匀市
布依族、苗族
.8.8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兴义市
布依族、苗族
.5.1
云南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彝族
.4.15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蒙自市
哈尼族、彝族
.11.18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市
壮族、苗族
.4.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傣族
.1.24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
白族
.11.22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芒市
傣族、景颇族
.7.24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泸水县
傈僳族
.8.23
迪庆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市
藏族
.9.13
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
回族
.11.19
甘南藏族自治州
合作市
藏族
.9.30
青海
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县
藏族
.12.6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晏县
藏族
.12.31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
蒙古族、藏族
.1.25
黄南藏族自治州
同仁县
藏族
.12.22
果洛藏族自治州
玛沁县
藏族
.1.1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市
藏族
.12.25
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宁市
哈萨克族
.12.27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乐市
蒙古族
.7.13
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市
回族
.7.8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库尔勒市
蒙古族
.6.23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图什市
柯尔克孜族
.7.14
(一)阿坝:大熊猫的故乡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13县。幅员8.42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境内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富集,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大熊猫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旅游景区闻名遐迩,自然风光雄浑秀丽,藏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大熊猫文化饮誉中外。(二)巴音郭楞: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幅员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自治州下辖八县一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著名的铁门关、楼兰古城遗址、锡克沁千佛洞、米兰遗址等人文景观。如铁门关、楼兰古城遗址、锡克沁千佛洞、米兰遗址等。(三)博尔塔拉:优质棉基地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东部与塔城地区相连,南与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毗邻,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全州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辖精河县、温泉县、博乐市、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所属11个团场;有3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全州地表像一片海棠叶,是新疆优质棉基地。该州温泉县地热资源丰富,最著名的温泉有3处,即博格达尔温泉、鄂托克赛尔温泉、阿尔夏提温泉,分别被誉为“圣泉”、“天泉”、“仙泉”。(四)昌吉:天山北坡经济带排头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新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出的率先发展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之一,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桥头堡和排头兵。昌吉州东西北三面环抱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并围绕乌鲁木齐周边建有三个县级市,客观上成为乌鲁木齐的近郊区和卫星城,形成了明显的与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社会经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带。(五)楚雄:“九分山水一分坝”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境内多山,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烤烟、卷烟、丝绸等地方产品独具特色,有铜、铁、煤、盐等矿产的采选和冶炼企业。因出土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人化石而被誉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全州总面积平方公里,辖楚雄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9县。居住有彝、苗、白、回、哈尼、傈僳等26个少数民族。楚雄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六)大理:“文献名邦”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市8县3个民族自治县,有27个少数民族。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繁衍生息,产生了著名的青铜文化和水稻文化。自治州首府大理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长期多民族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创造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德宏:孔雀之乡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口,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与缅甸联邦接壤。全州总面积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8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2%,总人口.5万,主要有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五种世居少数民族,下辖潞西、瑞丽、盈江、陇川、梁河两市三县,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州府所在地芒市与省会昆明陆距公里、空距公里。德宏以秀丽迷人的南亚热带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宝藏荟萃而闻名于世,享有“孔雀之乡”、“目瑙纵歌之乡”、“热带亚热带物种基因库”、“口岸明珠”和“东方珠宝城”的美誉。这里有如诗如画的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瑞丽市、芒市两个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有傣族小故宫“南甸宣抚司署”、莫里热带雨林、勐巴娜西珍奇园三个国家4A级景区。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作地就在德宏州瑞丽市。(八)迪庆:“香格里拉”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人苦苦寻觅已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祥和、宁静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迪庆境内资源丰富,有30多种国家保护的一、二级珍稀植物和多种一、二类野生动物。迪庆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带,旅游资源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胜境。(九)恩施:“世界硒都”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全州辖六县二市,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资源丰富,“金丝桐油”全国第一,“毛坝生漆”驰名中外;拥有优质烟叶基地60万亩,被誉为“烟草王国”;名贵药材闻名全国,拥有药用植物科属种,被誉为“华中药库”;硒资源富甲天下,有世界上惟一独立的硒矿床,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富硒区,被誉为“世界硒都”。(十)甘南:神奇的“香巴拉”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西南部,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甘南以夏河和合作为旅游中心,有“小西藏”之称,是神奇的“香巴拉”旅游胜地。甘南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畜牧、水力、矿产、旅游、藏医药是甘南的主要资源。(十一)甘孜:情歌的故乡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居住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0多个民族;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个行政县。州府康定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中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州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还有中药材和矿产资源。(十二)果洛:青藏高原腹地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东临甘南藏族自治州;南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州相依,总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的重要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果洛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水里有鱼,沙里有金,地下有矿,山里有药,草地上牛羊成群”是对果洛资源的形象描述。(十三)海北:高原沃土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原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海北州山脉纵横,祁连山及其支脉由西北向东横贯州境。河流众多,大小河流余条;地势呈西北向倾斜,平均海拔米。海拔米以上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州总面积的85%。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为主,兼有黑钙土、栗钙土、灰褐土等,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十四)海南:青海湖之滨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位于著名的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全州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畜牧为主,牧农结合,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海南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河壮丽,民风淳朴。佛教文化源远流长,高原风光雄浑壮观,有佛教名寺赛宗寺,“草原门户”日月山,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以及闻名于世的青海湖、鸟岛等旅游景点,具有民族风情的“赛马会”、“花儿会”更是异彩纷呈,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十五)海西:“聚宝盆”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临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海西作为“丝绸之路”辅道,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1.7%;有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海西矿产资源富集,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美称,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等。(十六)黄南:“河曲马”的故乡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北与海东地区毗邻,西连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接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面积1.7万平方公里;巴颜喀拉山支脉西倾山由东向西延伸横亘全境。自治州辖3县和1自治县。黄南以牧为主,农、林、牧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南部及泽库县北部水草丰美,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其“河曲马”与“伊犁马”、“蒙古马”齐名,为全国“三大名马”之一。与此同时,其紫羔皮全国驰名。(十七)红河:“迷人的红河谷”
在雄峻的哀劳山和六绍山南麓,伸展着一片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土地,它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最南端。这就是神奇迷人的“红河谷”--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2省1市6县接壤,边境线长达公里,面积平方公里。境内秀丽的南亚热带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风情,景致独特的名胜古迹和别具一格的传统工艺,形成了风采各异、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十八)克州:“无花果之乡”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北部和西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毗邻,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的乌什、柯坪两县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的巴楚、伽师、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国境线多公里,面积7.09万平方公里;聚居着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回、满、蒙古、塔塔尔等少数民族;辖1市3县。州内有70%是水源充足、牧草丰盛的草场,适宜畜牧业发展。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为农区。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有“无花果之乡”的美称。森林茂密,有多种珍稀的高山动物。(十九)凉山:卫星发射基地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面积6.01万平方公里,辖17县市,聚居着彝、藏、蒙古、回、苗、傈僳、纳西等民族。州府所在地西昌市位于邛海之滨,素有“月城”雅称;既有闻名于世的卫星发射基地,又有反映解放前凉山真实情况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凉山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凉山州境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彝族历史悠久,风情古朴迷人,彝族的“火把节”绚丽多彩。(二十)临夏:塞上小江南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中南部,黄河横贯南北。平方公里的锦绣山川,养育着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22个各族人民。其中,东乡族、保安族是以临夏州为主聚居的独有少数民族。临夏是古黄河文化发祥和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这里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是河湟“花儿”的发祥地,“花儿”文化经久不衰;雄踞的“黄河三峡”,是西北著名的水上娱乐基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境内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被誉为“塞上小江南”。(二十一)怒江:“三江并流”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北部与西藏交界,面积平方公里,辖泸水、兰坪、贡山、福贡4个县,傈僳、怒、独龙、普米、纳西、回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是全国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怒族是特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怒江州是“三江并流”著名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的核心区。(二十二)黔东南:西南主干道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湖南怀化市,南接广西来宾市、河池市,西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贵州省遵义市铜仁地区。在.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汉、苗、侗、布依、水、瑶、壮等33个民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苗族、侗族人口最多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东大门,是华东和华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交通要道。(二十三)黔南:贵州南大门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全州辖两市十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54%,是贵州的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境内植物茂盛,动物繁多,资源丰富,是医药工业发展的原料基地和我国特大型磷矿山之一,瓮福矿肥基地是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二十四)黔西南:“小春城”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面积平方公里,辖兴义、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经济开发区;气候宜人,雨热同季,终年温暖湿润,有“小春城”之称。黔西南地貌类型奇特,岩溶面积分布广,自然风光旖旎多彩,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布依、苗族等人文景观更加令人神往。(二十五)文山:“三七之乡”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白、仡佬11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占56.6%。文山气候适宜,资源丰富,茫茫林海生长着种国家级珍稀树种;肥沃大地,蕴藏着55种宝贵矿产;是三七的生产地和原产地,其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故成为全国闻名的“三七之乡”。(二十六)西双版纳:动植物王国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镶嵌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绿宝石。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州而过,是我国从陆路通往中南半岛的门户和要冲,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土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县、勐腊县,有13个世居民族。西双版纳是世界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森林覆盖率达63.7%,是名符其实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物种基因库”和“森林生态博物馆”。(二十七)湘西:“东方锰都”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平方公里,辖8个县市,少数民族人口占68.7%。湘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花垣矿区属特大型矿床,工业储量万吨,系我国南方最大的锰矿床,有“东方锰都”之称。(二十八)延边:“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面积4.27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分布,素有“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之说;下辖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6市和汪清、安图2县,首府所在地为延吉市。延边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和东北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两江道毗邻,濒临日本海,与韩日相望,是中国东北沟通内外的重要“窗口”,区位独特,优势明显。(二十九)伊犁:“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历史上是古丝路北道要冲,今天是向西开放的门户,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的美称。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有哈、汉、维、蒙、锡伯等47个民族;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惟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边境线长达多公里,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新疆和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和国际大通道。伊犁是新疆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地理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文物古迹、民族风情、休闲求知健身等六大旅游资源类型一应俱全。(三十)玉树:中华水塔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甘孜州毗连,西南与西藏昌都和那曲交界,西北角与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接壤;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首府驻结古镇。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之美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和东南亚第一巨川湄公河(澜沧江)均发源于玉树。
佛祖右旋眉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
团结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