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如水,但在我们身边,偏偏就有这么一群女人:她们入能执笔写报告,出能督政查企。她们进过危废区,踏过无人径;她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只为和违法企业“死磕到底”。
在每一个环保岗位上,你都能看到一个个看似柔弱的身影,奋战在属于她们的“战场”,也正是她们,给予环保事业最温柔,也是最强大力量。
“天堂”里的“垃圾岛”
恶臭刺鼻,灰尘弥漫,满地是随处抛洒的塑料瓶、包装纸以及腐烂的食物,一座到处冒着火苗浓烟直冲云霄的庞大不可想象的垃圾山在海边巍峨矗立,与晴朗湛蓝的天空、水晶般透明的海水、白色的沙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就是被誉为“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首都马累西部的人工岛屿——Thilafushi岛。
来不及卸下舟车劳顿的疲惫,熊晶便和电子废物POPs减排全额示范项目代表团的同事们直奔现场进行交流考察,为马尔代夫垃圾处理提供中国经验。“你一定震惊于听说的马尔代夫和看到的有多么不同,但我已经习以为常。环保工作者的目光永远聚焦在发展和繁荣背后的不环保,环境污染无国界,唤起大家重视、群策群力共同努力解决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节日将至,熊晶仍奔波在交流电子废物、固体废物及POPs管理政策和处理技术的路上。
(供稿:土壤司姜栋栋)
探访核电厂的女记者
头戴安全帽,身着劳保服,脚踩防护鞋,女记者化身核电厂一线员工,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
为呈现我国核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展现核安全工作者的风采,中国环境报驻国家核安全局记者郭婧走进沿海核电站,深入山区放废库,探寻边疆铀矿厂,从核电站到安检仪,从X光机到探伤仪,用纸笔记录所见所感,用相机捕捉真实瞬间,只为公众明白,核与辐射就在身边,核技术利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的核安全监管是完善的、有效、可靠的,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环境是核安全监管部门的使命和职责。
(供稿:核一司邱国盛)
监督一线的女干将
跟往年一样,“三八”节期间,华北监督站的女监督员们又奔向全国各地出差了,照片中电气设备监督处郑骈垚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核安全设备监督领域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现场监督活动频繁,监督工作十分辛苦,经常需要连续见证试验几个小时。无论严冬酷暑,女监督员们都像“女汉子”似的与男同事们并肩作战,巾帼不让须眉,为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事业撑起了半边天。
(供稿:华北监督站刘少杰、郑骈垚)
不休息的妇女节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连茜雯同志依然奋斗在工作一线。为落实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提出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调研”活动,连茜雯将不满两岁孩子留给丈夫,连续出差两周赴陕西、新疆开展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调研。
“舍小家奉献,为大家蓝天”,连茜雯的身上,展现了监督员尽职尽责、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
(供稿:西北核与辐射监督站连茜雯)
寒冬,凌晨3点30分
为确保辽宁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大修装料后各燃料组件在堆芯内位置正确,东北监督站驻厂女监督员宋琼、李菲菲深夜起床,冒着东北海边刺骨寒风,来到核岛20米平台,与核电厂男操纵员们一起进行大修装料后核燃料装载核查,利用水下耐辐照摄像装置对堆芯内组燃料组件的编号逐一核对。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巾帼不让须眉”,始终是东北监督站女监督员的座右铭!无论寒风凌冽或是骄阳似火,无论是烈日正午或是月黑子时,东北监督站女监督员们始终心系核与辐射安全,始终坚守一线!只为那个心中共同的绿水青山中国梦!
(供稿:东北核与辐射监督站宋琼、李菲菲)
土壤详查质控“妈妈团”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土壤详查质控小组的成员们正在进行详查质控终端的培训与交流。
这个质控小组中女性占65%,都是孩子妈妈,从进入土壤详查小组的那一刻,每位成员就没有所谓的上下班时间了,家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办公室,手机就是他们的第二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