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诞生第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机。
从被视为门槛极高的专业技能,到“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摄影实现“阶级跨越”,只用了不到20年时间。
马化腾早在5年前,就公布了一个数据:
中国人每天朋友圈上传图片10亿张,
视频播放20亿次。前段时间,我们也发布了一份“中国人手机摄影习惯”调查问卷,截至发稿,共收到份有效问卷。71.43%的读者手机相册里,有超过张照片,其中78.57%表示“会反复查看过去拍摄的照片”。在“常用拍摄设备”中,“手机”占比92.86%。相比于“沉浸式欣赏”,高达76.79%的读者选择“立即打开手机摄像头记录美好”。
不难发现,过去20年,
手机摄影已突破“再现式图像的功能和使命”,
成为我们跨越时空局限、
留存美好瞬间、拓展生命广度的理想工具。就如玛格南国际教育总监ShannonGhannam所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拿起手机,我们得以在今天,随时随地探索生之奥秘,心之无限。”
今天,我们和vivo一起,想带你进入一个更丰富的世界,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去观察,去见证,去挖掘那些真实背后更为动人的故事,“悦影·悦心”。
“摄影如奇遇。”
“我来了,我看见,我拍照。”
撰文Seven、Mokie张内咸会拍照的体育老师
“我拍孩子,孩子也在不断让我回望自己的童年”
把墨镜戴在肚脐上;
流着泪的倔强侧脸;小脸涨得通红的小号手。“这都是前段时间学校开运动会,我在孩子们玩耍、休息时抓拍的。”这组照片的创作者张内咸告诉我们。图为张内咸受邀创作的作品
vivoX50Pro+拍摄
他今年34岁,是浙江衢州的一位体育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儿童摄影师。一次课间休息,他发现几个学生聚在树下玩落叶,表情丰富,动作夸张,非常快乐。“当时还不懂构图,单纯觉得这个画面非常打动我,忍不住拍了下来。后来回想起来才明白,其实最珍贵的恰恰是那种纯真,比任何好看的画面都更具感染力。”图为张内咸受邀创作的作品均为vivoX50Pro+拍摄
张内咸说,要拍出能打动人的儿童摄影,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把小孩当专业模特,总想着去框定他们。”他始终认为,要让孩子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展示最自然的一面。“小孩玩自己的,我就在边上观察,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按下快门。小孩的想象力你根本想象不到,也把控不了。”图为张内咸受邀创作的作品
均为vivoX50Pro+拍摄今年是张内咸工作的第9年,镜头里的孩子一届届长大、毕业。采访中,他透露希望退休时,能出一本影集或办一场展览,邀请那些曾经的孩子回来看看小时候的样子,“为一代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到那时,某张照片是在何时何地拍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时的情感依然真实,不会随着时光褪色。这就是照片的魅力。”伊伦迪尔Elendil华盖创意(GettyImages)签约摄影师
“摄影,让我懂得了享受浪费的美好”
图为伊伦迪尔本次参与vivo影像+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
vivoX50Pro拍摄“阳光渐渐隐入黑暗,世界在无数闪烁的灯光中苏醒过来。夜色温柔,星空璀璨。”
31岁的摄影师伊伦迪尔,这样描述自己陶醉于夜景与星空的原因。
年,他辞掉工作,从上海搬到成都,做起了全职摄影师,“我喜欢自然风光和星空,而成都离藏区高原很近”。
年,伊伦迪尔凭借一张“魔幻”的照片,迅速为大众熟知。
“那是凌晨三四点,我和朋友在上海中心层等日出,正好这时从浦东方向飘来一层平流雾,覆盖了外滩和黄浦江,于是有了这张看起来不太真实的照片。”
除了夜景,星空也是他的重要拍摄对象。
图为伊伦迪尔本次参与vivo影像+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
vivoX50Pro拍摄“抬头看到满天繁星,你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宇宙如此浩瀚,人又是如此渺小,就会放下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和很多现代人一样,伊伦迪尔也有过追求效率、恨不得每分每秒都掰开揉碎了高效利用的阶段,但摄影让他开始欣赏“浪费的美好”。
图为伊伦迪尔本次参与vivo影像+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
均为vivoX50Pro拍摄“拍自然风光和星空,受天气影响极大,每次拍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一开始当然会焦虑,但现在已经能享受孤独了。”
图为伊伦迪尔本次参与vivo影像+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均为vivoX50Pro拍摄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