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观察青海大地绽放平安幸福之花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于瑞荣

“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早春时节,行走在青海广袤的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看到的是一幅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的和谐画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响应体系,及时排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

暮春四月,位于西宁市城北区的海棠公园早已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赏花。占地面积约14.94公顷的海棠公园是一座以中央滨水景观区、环状景观带、公园入口景观主轴+,“一心一环两轴”为空间结构,集生态保护、全民健身、海棠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王伟才摄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一年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扫黑除恶斗争、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的新方法、新路径,平安幸福、和谐美好之花在高原大地尽情绽放。

平安青海建设再上新台阶

“走在街上随时可以看到警务室,日常生活有困难、有需求随时可以找到网格员,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安稳、很舒心。”格尔木市昆仑路街道育红巷社区的杨女士说。

西宁市沈那中学门卫保安对进出校园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刘军摄

群众的肯定反映出对治安环境的满意和放心。作为连续两届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的格尔木市,近年来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培育了“加强检行协作、保护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品牌、社区“石榴籽”家园、“刮碗子”调解室、“八和”调解室等具有格尔木特色的治理品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仅是开展平安青海建设的一个缩影。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平安青海建设,坚持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平安建设一路相随。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平安青海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审议重点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示范履行组长职责,省级有关领导统筹谋划部署、从严推进落实,以上率下为深化平安青海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法治宣传进校园。刘军摄

首次举行平安青海法治青海理论研讨会,出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二十二条措施》《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的意见》《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随着一个个政策指导文件的出台,理论研讨会的举办,为平安青海建设提供了制度理论保障,持续高位推进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

青海深处内陆,接藏连疆,通达西南,区位特殊,作为西部重要支点,在国家治理全局中具有“一个尤其、两个事关”的战略地位。青海坚持立足稳疆固藏战略要地重要站位,把维护稳定作为底线,全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守护群众安宁,平安建设战果捷报频传:年12月,在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青海5个市县、3个集体、3名个人分别荣获示范市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格尔木市荣获“长安杯”,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平安青海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

基层社会治理催生新气象

“平时要在家带孩子,有事还得跑到社区办理,现在有了‘移动办公桌’进小区,方便多了。”3月9日,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街道兴旺社区管辖的同心家园一期小区内,居民张女士通过“移动办公桌”办完业务后说。

西宁市王府井商场安保人员为市场经营户开展灭火常识培训。刘军摄

以党建为引领,设立社区“移动办公桌”,焕发社区治理新活力,缩短为民服务“半径”。这是兴旺社区打破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的生动实践。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青海立足省情实际,遵循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城市治理重在精细、农村治理重在精美、牧区治理重在精进”总体要求,分类分层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力求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提升平安青海整体成色。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集中化解矛盾纠纷。刘军摄

西宁市率先在全省启动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科型”网格建设,形成“3+N+15”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等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品牌。

海东市深入实施“五大机制”和“十大工程”建设,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网统管平台项目,推广“民情沟通日”“群众说事点”等协商议事模式。

格尔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刘军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坚持区域协作打造治理新格局,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被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国试点,海北藏族自治州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筑牢第一道防线,黄南藏族自治州“一核三治”社会治理模式荣获全省改革创新奖,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探索牧长制社会治理新模式,玉树藏族自治州持续探索深化“村寺并联”治理模式……

青海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纳入《青海省“十四五”社会治理现代化规划》,带动形成了一批契合省情实际、满足市域社会治理需求的典型经验,让平安青海建设基础更加牢固,推动青海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新生活

“你看现在多方便,只要扫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anjkw.com/afhpz/2547.html


当前时间:


晋ICP备20210052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