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青海青海泽库铆足牛劲

事件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504.html
央广网西宁7月30日消息(记者汪晓青)盛夏7月,海拔米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草场绿意繁盛,多头牦牛在蓝天白云下悠闲食草。广阔的泽库草原(央广网记者汪晓青摄)立足优势发展养殖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泽库县是一个纯牧业县,下辖4镇3乡64个牧业行政村,草场面积.79万亩。近年来,泽库县立足县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牦牛藏羊产业,不断提升牦牛藏羊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全国牦牛藏羊调出大县、全国牦牛全产业链典型县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成功创建以牦牛藏羊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据泽库县农牧局副局长万玛东智介绍,年起,借助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机遇,泽库县逐步发展建立起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64个行政村中,有42个村拥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奠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恰科日乡角乎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泽库牦牛(央广网记者汪晓青摄)创新模式致富群众“恰科日乡人均占有草场面积较少,在29亩左右,泽库县人均占有草场面积是亩左右,通过合作社模式养殖牦牛,能够更大地利用草场资源,也能够给牧民带来更多收益。”万玛东智说。“我们合作社里有3个放牧员,3个挤奶员和1个饲草管理员,7个人就可以维持合作社的运转,这样一来,其他牧民就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恰科日乡角乎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本加说。从放牧中“解放”出来的牧民尝试走进县城,通过购置和租赁商铺、进城务工等形式,来增加收入。角乎村也在做这样的尝试。“年,合作社实现收益万,村里将这笔资金拿来作为‘公积金’,利用90万购置铺面,20万投资做饲草厂房,以此来拓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万玛东智说。泽库牦牛(央广网记者汪晓青摄)借势“牛劲”托举产业在泽库,当地群众习惯用“东部”和“西部”来标记地区,“东部”和“西部”之间草场植被类型不同,“东部”草场适合养牦牛,草较短,多为草甸型草场。“西部”草场植被相对茂盛一些,适合养殖藏羊。别看泽库牦牛体格高大,被毛丰厚,但它们也拥有着灵活的上唇和坚硬的下门齿,能啃食低草,在青黄不接、牧草短缺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灵活的舌头舔食到灌丛中及留在凹地的短草碎叶充饥。这股“牛劲”,也使得泽库牦牛拥有了对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的自然环境的极强适应力。据了解,泽库牦牛多采用“7+5模式”养殖,7个月的时间在天然草场散养,牦牛尽情享用大自然草场的馈赠,其余5个月时间进行圈养补饲,借助科学高效的养殖方法,以此来确保泽库牦牛的繁殖率、出栏率和良种率等。草原孕育着无限生机(央广网记者汪晓青摄)年,角乎村启动千头牦牛基地建设,通过配备专业的牛舍、储草棚等配套设施,以此扩大和提升泽库牦牛的养殖规模和品质,实现泽库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项特色产业“越来越牛”。或许,等我们下次再走进角乎村的草场,便能看到千头牦牛在无垠的大地上吃草,合作社牧民们的笑容也将更加灿烂耀眼。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anjkw.com/afhhy/2898.html


当前时间:


晋ICP备2021005225号-1